您好,欢迎来到易教网社区登录 | 注册 中考 | 高考 | 奥数 | 英语 | 作文 | 幼教 | 家教  
 
 当前位置:英语网 >> GMAT > 成功源于效率:GMAT复习30天考770分 请输入关键字:

成功源于效率:GMAT复习30天考770分

http://www.yiyingyu.com - 发布时间:2009-07-13 - 所在栏目: GMAT
[p]考完几天不到就收到email说作文成绩出来了。然后链接过去看了一下。5.5。马马虎虎了。这个成绩也没什么悬念。我感觉如果issue部分结尾不是比较匆忙的话。应该可以拿满分。(考试时点完next都没来得及点confirm就时间到了,汗。) [/p] [p]anyway,说一点心得: [/p] [p]准备awa我用的材料是下载的那个范文。是有argument 109篇+issue 115篇那个版本。后来有个同学提醒我题库更新过什么的。不过我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再去找。所以一直就用了一开始下的那个。 [/p] [p]awa的准备我还是比较重视的。一直和verbal其他三部分同时进行贯穿了整个一个月的复习。方法也比较土。就是强迫自己把手上所有的范文都过了一遍每天4篇argument+4篇issue。看到后半部分就感觉对套路十分熟悉了。熟悉到看得想吐出来。但还是坚持看完了。其中对argument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从哪些方面进攻自己归纳了一下。十来条吧。 [/p] [p]然后两部分随机各选了10个topic,控制时间,自己练了一下。我没有模板,就是从头写到尾,练习时没有觉得时间紧,但是字数也不多,我统计了一下自己写的,平均就是300出头,加上prep模考,也就是考试前各写了12篇。 [/p] [p]考前开始看jj。argument我把握很大。就没怎么看。主要把jj里涉及的issue题全部列出来。因为我始终担心issue的时候有论点没论据写不出来,没办法。社会经验少哇。总共列出来20多个issue题目。考前三天,临睡前,我老公躺在床上摸着肚皮。给我把这20多个题目怎么立论怎么论证可以举哪些例子全讲了一遍。心里有底多了。 [/p] [p]考试时两篇都属jj范围。argument比较顺利。issue那篇最后有点赶。结尾仓促。我现在想,基本上就是argument拿了6,issue拿了5,平均下来是5.5。不知是不是这样算的。 [/p] [p]总结一下: [/p] [p]我是行为主义者,我相信刺激-反应-再刺激-再反应。如此熟能生巧,建议每天花30分钟看范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你就知道该怎么写了。 [/p] [p]我是实用主义者。现在回过头想想,我应该就练jj里的题目,而不是自己随机选topic。这样有的放矢并医谠际奔渎铩? [/p] [p]我是极简主义者,我从小,写作文都写不长,通过toefl和gmat作文我的亲身经历。我想字数并不是那么重要的。300应该就ok了。我打字不快。到现在都不会盲打。考试时也是边想边打以保证质量。所以我觉得作文胜在结构清晰,论据合理,修辞得当。 [/p] [p]十月下旬蜜月归来,动了考g的念头。十一月初我下了prep,做了第一套(好象我只能做两套),690。之后花大约两周的时间看各类网站,报名(用信用卡很方便),找到了cd,初步确认cd是备考大本营,按照上面的指示购买了og语文和数学两部分,从十一月第四周起阅读和做og习题培养考试概念。基本上每两天一套(从语文找37题,逻辑阅读语法各三分之一,从数学找41题)。由于工作忙,下班八点到家九点吃完晚饭后开始做题再对答案看解释后就该洗澡睡觉了。 [/p] [p]如此两周,双休日中保证有一个整天用在复习上,一般也就是上午一套,下午一套,晚上再一套。但是后来的一周用来回头看所有的错题(这一点很重要,错过的决不再错,还可以培养答题的敏感度)。在做题之间我要练二十分钟瑜珈,并不单纯追求正确率,但保证速度学会控制节奏(20-18-18-18法对阅读很好)。在此之后我出差了一个星期,正好放松自己,调整心态,同时我利用excel将错题进行了分类,找出错误率最高的是阅读/逻辑/语法中的哪一类,回家后又将对应的og解释和注意点通读了一遍。excel的数学统计方法很重要,帮我计算平均正确率,平均耗时,在上午/下午/晚上哪个时间段做题的正确率最好,哪类题最容易错,每道题是不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看了至少两遍,再根据数据加以调整行为习惯。 [/p] [p]到十二月的第三周末,我下载了cd22,答案不是很全,也不全对,但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模拟材料。做了两套以后算了算时间进度,有了些信心,就去报名网站将原定考试日期提前了两周(原来是1月15,准备周一请假去考),改成1月2日(以为前一个双休日放假,准备复习后请假去考)。做cd22基本上每天一套,每周保证6套,周中三套,周末至少三套。另外的时间用于定期回顾错题和分析统计数据。第二周看前两周的,第三周看前三周的这样滚动复习,碰到错题就上cd查以往的讨论。第一次做cd22前五套题平均错12道,到当中的10套基本上每套错9-10套,做到后面的七套每套基本错7-8题,统计数据显示我的进步是明显的。而且在参看了cd和其他网站对争议题的讨论后,其实我的错误数量比统计结果应该每套再少1-2道题。到全部22套题做完并回顾完后,我其实已经每套题都至少看了三遍,对于争议题实在理解不了正确答案的,就强记下来,也就大约7-8套。在复习过程中,关于语法和生词的笔记也很重要,回顾时无须重新查询。关于单词,我在每天早上上班时会在地铁里看十五分钟新东方的gmat词汇不过生词不多,每天可以看一个section,不过后来懒了,直到考试也没背完,因为觉得对提高正确率帮助不大。 [/p] [p]到考前一个星期,我开始利用下载的模板复习写作,没有背过一篇范文,但看了示意的结构和行文,感觉顺口,就在例题里各找了四篇analysis和argument练练手,基本每天晚上一个小时写两篇作文。到最后几天,我开始加量,中午利用两个小时休息,很快的一刻钟吃完午饭,溜到星巴克去最后一遍复习cd22的错题。晚上写完作文后就看费费逻辑,两个晚上四个小时全部看完(不看答案做完再核对)。这段时间很紧张,但也不排除闲暇,偶尔会有一个晚上早下班就和太太去逛一个小时超市再回家,绝不强迫自己看题。到考前的双休日,周六晚上看完费费后看一场arsenal的比赛,早上晚起来后我将prep的最后一套做掉,740,下午就很放松的去超市(我感觉最放松的地方)买东西,回来看电视里放的李连杰的片子。晚上彻底放弃gmat,在网上看商学院的资料。第二天睡到中午去考试,直到屏幕出来分数,觉得总算对得起一个月复习,更对cd网友充满感激。 [/p] [p][/p] [p]回顾学习历程,有以下几点总结: [/p] [p]1)工作环境有优势,日常工作写和读大量的strategy paper,每封email都是一个小小的argument或者analysis,所以写作基本没花太多精力,阅读也很快适应。尽管工作很忙,也没影响到复习。 [/p] [p]2)基本功不错,虽然从没有考过gre,(gmat五年前考过一次,不过是考着玩儿,连题不做完要扣很多分的规则都不知道)toefl,但中国乡村教育的中学帮我语法底子打得很牢,高考(q吧)150满分我是142,语法本来就很少丢分。大学从cet3开始学,英语和体育是少数保持全a的课程(其他有濒临不及格的)。工作以后又坚持每周听bbc,最近一年每周速读一册经济学人和亚洲华尔街日报(gmat文章风格很象),所以一旦了解考试规则,上手很快。 [/p] [p]3)没有心理负担,从来没有商学院是唯一道路的想法,只是觉得人到三十,从来没认真对待过g或者t是个憾事。有了这个念头,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复习。当中出差去海南也能面朝大海,忘记考试,春暖花开。 [/p] [p]4)充分利用excel的统计功能,用每周的数据表现来决定下周的复习重点,不单纯依靠感觉。同时,逐步提高的数据也加强了信心。 [/p] [p]5)平衡生活,在复习间歇辅以锻炼和休息,反而有利于发挥。家附近的大卖场就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 [/p] [p]我的分数不错,可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觉得有很多的借鉴意义。对于其他的同好,如果语法基础和词汇量不是很大,我建议先抛开gmat,找一本语法精要,狠狠花上两个月补充基本点,因为对于大龄的复习者来讲,零敲碎打的语法题解释看了不如不看。系统的学习反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退一万步讲,考试能力哪怕没有提高,至少英语的基本能力会得到改善)。另外在这两个月里,找一百篇文章(不要找gmat文章,避免后面复习时老遇到旧题,影响效果)风格与gmat相近的,全部精读,认识背颂所有的生词,熟悉所有的语法现象(结合语法复习)。过了速度、词汇和语法关,再进行实战复习一两个月就事半功倍了。 [/p] [p][/p]

版权所有:英语网  增值电信许可证编号:京B2-20060060

联系电话: 010-51657802 51267892 62017292 传真:010-51267892

地址:北三环安贞桥东蓝宝商务大厦二楼201室(环球贸易中心正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