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教网社区登录 | 注册 中考 | 高考 | 奥数 | 英语 | 作文 | 幼教 | 家教  
 
 当前位置:英语网 >> 英语动态 > 外语是怎样学会的:年龄不该是个主要问题 请输入关键字:

外语是怎样学会的:年龄不该是个主要问题

http://www.yiyingyu.com - 发布时间:2010-10-15 - 所在栏目: 英语动态
要想把外语发音学到母语者的水平,最好赶在青春期以前学习。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学会语言的潜力和能力,但同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年龄对外语学习有影响,但不该是个主要问题。

  张教授:小飞,上次回去以后想过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根本差别在什么地方吗?

  小飞:如果按照儿童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不好外语,说明成人学外语与儿童学母语不同,除了您说的那四个条件之外还有其他条件没有满足,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阻碍了外语学习取得成功。我想,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年龄,成人怎么能跟小孩子比呢?年龄差别越大,其他方面的差别也应该越大,年龄好像包含了所有区别,您说是吗?

  张教授:你的推理有一定道理。年龄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显著差异。假如我们把年龄因素算作一个学习外语的条件,这与前面提出的学用语言的四个条件有什么区别呢?

  小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年龄,但那四个条件却不是人人在学外语时都具备的,是吗?

  张教授:相对而言,四个条件是促进语言学用的外部条件,年龄却是学习者的内在生理特征。外部条件可以创造,可以改变,是可以通过人为操控去促进语言学用的。而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却不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儿童需要借助四个外部条件去学会使用语言,成人也不能例外,不会因为年龄差异而不需要满足那四个条件。也就是说:

  没有语境就不可能有语言的真实使用,

  没有交际需要就不可能有学用语言的动力,

  没有大量接触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语言使用的规律,

  没有互动就不可能有模仿语言的样板。

  因此,不管是儿童学母语还是成人学外语,都能通过改善四个条件去促进外语学习,一旦四个条件有缺失,语言学习进步就会受阻。但是,年龄条件就不同了,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理条件去适应外语学习,只能根据年龄的特点去学习外语。年龄变了,学习外语的方式要相应做些调整,老师也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教学。

  小飞:您对影响语言学习的外部和内在因素作这样的区分,使我对语言学习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张教授:其实,影响语言学习的内在特征还不止年龄呢。

  小飞:还有哪些呢?

  张教授:内在特征是指学习者本身的特征或依附于学习者的因素,包括智力、年龄、学习能力、认知方式、性格、情感(如态度、动机),还包括我们大脑中存在的母语。这些内在特征有时也称作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因这些内在特征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个体。在个体差异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学习者外语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就表现出来了。在今天和下次的讨论中,我们就集中谈谈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是如何影响外语学习的,必要时与儿童做些比较。今天我们就以你提出的年龄因素开始谈,好吗?

  小飞:好。我听说年龄越小越容易学好外语,年龄越大越难学好。儿童有年龄上的优势,所以语言学得好。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张教授: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儿童不仅学母语既快又好,而且学外语也快。你看,随父母来华的儿童,只要在幼儿园里跟其他小朋友呆上半年左右,便可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同样,我国的年轻父母带上自己读小学或上幼儿园的孩子去美国待上半年,这些孩子也能够说流利的英语,但孩子的父母就没有这样的卓越表现了,有的父母在看美国电视的时候还让自己的孩子当翻译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年龄小的确有学好外语的优势。

  小飞:在学校里辛辛苦苦学英语快10年了都说不好,还不如出国去待上一年半载,这多省时间啊!

  张教授:不要忘了,儿童虽然容易学会新的语言,同时也容易忘记自己的母语。中国小孩在美国上学,半年左右就会说美国话,如果他们不经常讲家乡话,不久也就可能把汉语给忘掉了。但是,成年人到美国,即使在那个国家生活一辈子也很难忘记自己的母语,最多是退化一些。这说明什么呢?

  小飞:是啊!挺奇怪的。

  张教授:我们不妨把这个有趣的现象留到后面去讨论。咱们继续说年龄小对学外语有优势的问题。你是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有老师系统地教,有课本可以参照,可以跟着老师系统地学,几年下来,有多少同学能够流利说英语的?你和你的同学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年龄够小了,为什么在课堂上就难学好了呢?

  小飞:学好外语环境很重要,而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小有优势。或者是环境和年龄都在起作用了,否则为什么到美国去的成年人学英语就没有儿童学得那么快那么好呢?

  张教授:学习环境有没有帮助,还要看你怎样去利用它。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来我国工作的一对美国夫妇和他们的小孩,大人在学校教英语,小孩上幼儿园。半年后,小孩可以流利地说普通话,而他的父母却最多用汉语说几句打招呼的常用语。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别呢?儿童在幼儿园有小伙伴一起玩耍,互动做游戏,语言接触量大,前面说的四个语言使用条件一个都不少。而成人呢,每天讲的是本族语,除了购物因交际需要而能说几句常用汉语之外,基本上无法用汉语交流。他们的汉语学习体验与小孩的体验不同,最大的差别还是体现在语言使用的四个条件上。如果我们在国内创造满足四个条件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英语国家请来一些年轻的英语幼儿教师,跟儿童在互动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在我们国内,英语也会很快学会说的。英语学得好不好,还得要根据那四个条件去查找原因。

  小飞:假如我们成年人学英语,也有像美国儿童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学汉语那样的条件,是不是英语也能学得很好呢?

  张教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没有做过实验,但我可以推理,即使由于年龄原因成人可能学得不如儿童好,但是那样的学习条件一定可以大大改善外语学习成效的,因为四个条件都得到了充分满足。如果这个推理成立的话,外语学得好坏就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请你记住它,我会在以后详细解释。

  小飞:听您说了这些,我觉得年龄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还挺复杂的。要学好外语,到底是年龄重要呢,还是外部学习条件重要?我想不清楚。

  张教授:不仅你想不清楚,学者们也没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长期以来,年龄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一直有争议,学者们也一直在探讨,虽然有一些发现,但没有争议的定论是很少的。

  小飞:学者们在争论什么呢?对我们学好外语有启发吗?

  张教授:他们争论学外语有没有一个最佳年龄,也就是他们称之为语言学习关键期的问题。

  小飞:那什么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呢?

  张教授: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了,认为人生有一段时期,大约从2岁到青春期,约12岁左右,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过了这个阶段,语言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学习发音,要学到本地人听不出外地口音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设。提出假设的学者认为这个假设是有证据支持的。他注意到一些大脑受伤的人,如果受伤的部位是左脑分管语言的位置,而受伤的时间是在关键期之内,受损的语言功能可以恢复,而语言机能会迁移到右脑。如果伤害发生在关键期之后,语言机能便会永久丧失。这意味着我们人类的大脑中可能有一个专管语言学习的东西,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它的功能就退化了。

  小飞:这不正好说明学外语越早越好吗?成人学不好外语或者说学外语感到困难,那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管语言学习的机能退化了,不管用了。

 张教授:如果说年龄越大语言越容易学好,恐怕不会有人相信。如果说年龄对外语学习没有影响,怕也难说得过去。但是,如果把外语学习的成败完全归因于关键期,归于语言机能的退化,这又把外语学习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

  小飞:怎么理解您说的简单化的意思呢?

  张教授: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名叫乔姆斯基。他认为,语言那么复杂,除了有语言障碍的,所有儿童,不管是否聪明,都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把母语学会,而且也不怎么费劲。儿童的成功显然与他们的智力不符,也显得不合逻辑。这个现象很难用外部因素给予解释,只能从人类本身去找原因。所以,他提出,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东西,叫做“语言学习机制”,帮助幼儿学说话。一如我们生下来到一定时期时就会走路一样,语言也是自然发展起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期假设与乔姆斯基的内在论是比较吻合的。在我们还无法彻底弄清楚语言是如何学会之前,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把学习语言的能力归因于天赋,归因于我们不能左右的内在因素。按照这个说法,要学好一门新的语言,最好是赶在关键期内学习,否则,那个语言学习机制过期不用就作废了。

  小飞: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张教授:现在还没有足够证据支持这个说法。需要注意的是,乔姆斯基的研究是针对儿童学习母语的,但也有学者借用乔姆斯基的理论去解释外语学习。有的研究者认为,相对于母语学习的普遍成功,成人学外语则是普遍失败,而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脑中的语言学习机制不管用了,甚至认为儿童学语言靠的是天生的语言学习机制,而成人学外语用的是认知推理方式。有的研究者认为,成人学习外语和儿童学习母语一样,语言学习机制仍然在起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机制是通过母语做中介发挥作用的。这些争论的前提,是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语言学习机制,争论的焦点是这个机制在成年人学外语的时候还管不管用。

  小飞:我们大脑里是不是存在一个这样的语言学习机制呢?如果的确存在的话,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成人学外语和儿童学母语是完全不同的,学外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张教授:到目前为止,语言学习机制是否存在仍没有被证实,我们至今不得而知。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只靠推理假设存在,主要是从儿童不成熟的智力与语言复杂难学不符推理而来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这个学习机制来解释儿童语言学得快的现象,我后面会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顺便告诉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约有20年左右的时间,学者们都在为语言学习机制对外语学习是否还管用而争论不休,没有什么定论,最后不了了之。

  小飞:这个语言学习机制跟您提到的关键期假设有什么联系呢?

  张教授:我之所以提及语言学习机制,是因为它和关键期假设一样,都关注语言的生理性,关注大脑发育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既然这个学习机制是生理的,存在大脑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心智器官。按理,这个心智器官也和我们的其他生理器官一样,会经历一个发育、成长、衰亡的生理变化过程。但它的衰退是不是发生在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呢?是不是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吻合呢?即使是那些相信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设存在的学者们,对关键期是否终止于青春期,也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人认为应该更早一些,在5~7岁左右。有研究者提出多个关键期假设,认为学习语言的不同成分不同的关键期。例如,学习辨音的关键期是在1岁之前,学习发音的关键期是在青春期之前,学习句法到成人都不会有困难,等等。多个关键期意味着要有多个语言学习机制,这显然与前面提到的一个语言学习机制假设是不吻合的。但是,不管是乔姆斯基的天赋论还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设,都是从人的内在生理方面去解释语言学习,把语言学习看作是单一的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没有充分考虑大脑认知、心理、语境等多因素交互对语言学习的复杂综合作用。

  小飞:把学会语言主要归因于大脑的语言学习机制,归因于生理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的作用,这就是您说的“简单化”的意思吗?

  张教授:这正是我想要说的。其实,最初提出关键期假设并不是针对外语学习的,但学外语总是发生在学母语之后,学习的年龄总是要大一些,年龄差异就很自然被用来解释学习结果的差别。自从关键期提出来之后,关键期假设在外语学习领域里的研究从未间断过。研究动机有理论上的也有实用方面的。

  小飞:那关键期到底有没有?您能给我一个答案吗?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到现在快有 50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总该给一个说法了吧。

  张教授:总的说来,争论还在继续,支持和反对的人都有,仍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小飞:这些争论有价值吗?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吗?

  张教授:也不能这么说。围绕关键期假设开展的语言学习研究,是一项综合研究,需要调动几乎所有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和研究发现,对我们深入了解外语学习过程是有帮助的。尽管争议不断,但研究仍在继续,也取得了一些研究共识。

  小飞:这些共识有哪些呢?

  张教授:首先,在青春期开始之后,要想把发音学到可以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媲美是相当困难的。当然总会有例外,比如一些研究者发现,欧洲国家的一些英语学习者可以把英语的发音学到与英语为母语的人无区别的程度。但也有人指出,达到这种发音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往往来自母语相近的国家。而一起参加调查、来自语言差异显著国家的外语学习者中,却难见到能够达到本地人发音水平的。此外,在语言学习的长跑比赛中,成人虽然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和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最初可以跑在前面,但最终却是儿童获胜。学习之初比儿童学得快,但最终却是儿童学得好。还有,许多研究表明,接触外语的时间越长,外语水平越接近本族语人的语言水平。显然,接触量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即使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语言学习能力也不会到时就戛然而止,语言水平再也不能提高了。

  小飞:这些共识对我们学外语有启发吗?

  张教授:有的。比如,要想把英语发音学到英语本地人的水平,你最好赶在青春期之前学习英语。但这些共识也让我们质疑关键期的存在,因为大量接触可以学好外语,这意味着,成人学不好外语并不完全是由于生理原因。如果关键期存在,过了关键期的成人,难道学好外语就变得不可能了?但是成人能够学好用好外语的还是存在的。虽然成人很难学到母语那样的水平,虽然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但人们还是相信外语是能够学会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只是一个假设,还没有被证实。我们不该受到这个假设的影响,总觉得自己错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至于发音学习,不必苛求完美。即使说外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乡音,但只要能够让人听得懂,不影响思想交流,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还会受到本地人的赞扬。如果外语发音很准,说得也很地道,那是会让人惊叹的,毕竟外语难以学好。我们中国人不就是这样看待外国人说汉语的吗?应该说我们大家都有学会语言的潜力和能力,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大家都有,但这种能力是要一定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的。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满足四个条件要求,倒是我们学外语应该努力的方向。

  小飞:您的意思是说,年龄小虽然是学好外语的一个优势,但不是说年龄大了就学不会外语,也不是说过了关键期就不该学外语。

  张教授:是的。年龄是生理因素,人们看重年龄的作用,主要是从生理的角度看外语学习。而语言是人类合作交流的产物,从发音到语法到用词,是在满足人类交际需要的过程中并为满足人类交际需要而进化的,是在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体系相互适应中发展的,绝不会进化成人类学不会的结构,因而也是容易被人学会的。人类合作和交际的最大特点是互动,语言就是为互动“定做”的,所以幼儿只要与成人互动,几乎是百分之百学成功的。换句话说,语言主要是在社交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的,社会因素大大抵消了生理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年龄对外语学习有影响,但不该是个主要问题。

  小飞:那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就不用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啦?

  张教授: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主要不是由年龄决定,而是取决于需要。从国家需要出发,是考虑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是考虑我国人才能否适应一个谋求现代化的国家对人才需求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设外语课的问题,是有无条件开设外语课的问题,是考虑师资需求以及平衡外语与其他学科关系的问题,还有考虑国家建设需要什么语种的问题。从个人需要出发,是为什么要学外语的问题,是为了出国还是为了学好专业而掌握一门外语工具,是为了上大学继续深造还是为了谋一份涉外工作,等等。这些考虑比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更为重要一些。如果你真需要把外语学好,就不要去考虑年龄问题,而是多想想那四个学习使用语言的外部条件还缺什么,如何创造那四个条件去加速学会外语。当然,在明确需要和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安排外语学习,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如果没有需要,外语当然就没必要学了,因为我们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小飞:我懂了。年龄因素尽管是学习者的一个内在因素,是成人与儿童学习语言的一个差异,但不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基本条件,不该成为我们学外语的一个心理负担。您前面说,外语学习的内在因素不只是年龄,还有比年龄更能区别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因素吗?

  张教授:最能体现成人与儿童学外语区别的,我想还有两大内在因素:一个是母语因素,另一个是情感因素。这两大因素能够产生连环效应,是决定外语学习成败的两个关键因素。

  小飞:母语因素是指汉语吗?

  张教授:对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的。母语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比较复杂,需要专门讨论,今天我们是不是就先谈到这里,下次再讨论母语影响这个专题。你不妨回去想想,为什么说母语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好吗?

  小飞:好。

版权所有:英语网  增值电信许可证编号:京B2-20060060

联系电话: 010-51657802 51267892 62017292 传真:010-51267892

地址:北三环安贞桥东蓝宝商务大厦二楼201室(环球贸易中心正对面)